1月10日,机械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在机械楼448举办了以“邯郸文旅探秘与多元思考之旅”为主题的网络云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资料收集、视频观摩与研讨交流,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经济的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地方发展的责任感和创新思维,引领同学们深入探寻邯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活动伊始,资料分享环节成为知识汇聚的焦点。邯郸“鸡窝头”讲解员的事件引起了广泛讨论。2025年1月3日,周涛访问丛台公园时,一位女讲解员因匆忙未整理发型,穿着朴素便开始讲解,与周涛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而受到关注。邯郸文旅随后发布的视频将相关话题推上了抖音热榜第一。网友们对此评论不一,有的戏谑其发型,有的则赞扬其专业能力。讲解员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应赢得了公众的好感,粉丝量随之上升。同学们在分享时深入剖析了这一现象,从社交媒体传播到职场形象与专业能力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展示了网络热点如何推动地方文旅发展并引发社会反响。
在收集关于邯郸的资料时,同学们发现其不仅拥有辉煌的历史文化成就,而且经济实力也相当雄厚。邯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揭示了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为研究华夏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邯郸曾多次成为都城,例如临漳和大名府,这些地方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其中,赵王城和赵国墓葬尤其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经济方面,2022年邯郸的生产总值达到了4346.3亿元。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邯郸拥有完善的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设施,这吸引了众多企业的投资。邯郸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中。
紧接着,同学们观看了邯郸的宣传片,全面了解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宣传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邯郸的风貌:丛台公园古韵悠然,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展现了古典园林之美,同时镜头中也娓娓道来其丰富的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涵;现代化城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彰显了城市的活力与进取精神;工业园区内产业有序布局,科技与工业融合发展的场景令人振奋;古街古巷蜿蜒曲折,传统建筑与民俗风情交相辉映,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们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到邯郸这座城市在历史与现代交织中蓬勃的生命力。
在随后的讨论总结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位同学感慨地说:“‘鸡窝头’讲解员事件是网络时代文旅宣传的一个独特案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引导更多正面的网络热点为文旅所用,从而挖掘地方文化的‘意外之喜’。” 另一位同学则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提出:“邯郸宣传片虽然展示了全方位的优势,但在网络传播中,我们需要精准定位受众,特别是针对年轻群体,制作更具创意和互动性的内容,例如结合动漫、游戏来展现历史故事。” 还有同学关注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邯郸的产业发展应深度嵌入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如磁山文化文创产品开发、赵文化主题旅游演艺等,以提升产业的附加值。” 从网络热点营销到文化传播策略,再到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同学们的思考覆盖了多个领域,为邯郸文旅的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创新思路。这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也标志着他们在云实践中完成了一次从知识汲取到智慧输出的成长之旅。
此次网络云实践活动虽然在云端进行,却有效地拉近了大学生与邯郸这座城市的距离。通过信息交流和思维启迪,它为文旅研究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高校助力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生动范例。这不仅激励了更多青年投身于文化探索与传承创新的时代浪潮,还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